• 您现在的位置:
  • 展览>

笔耕一甲子 ——著名作家李云德先生小说手稿及样本展开展回顾

发布时间:2018-11-23作者:辽阳博物馆

展览名称


笔耕一甲子

著名作家李云德先生小说手稿及样本展


展期:2018/11/09——11/22


地点:辽阳博物馆




李云德先生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小说创作,笔耕至今已逾六十载,创作出版《沸腾的群山》、《鹰之歌》等影响广泛的长篇小说十余部,发表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剧本、散文等作品百余篇,堪称新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



此次展览的主要展品内容由李云德先生的家人首次提供,呈现给观众的是部分珍贵的小说手稿和鲜见的作品样本,均为首次对外公开,此次特地从鞍山转至辽阳展出,意义非凡。同时,展览还展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鞍山辽阳两地作家作品百余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地老中青作家的创作成果。


本次展览的另一个新奇之处,是由鞍山市书法家提供的十幅书法作品,其内容皆出自李云德先生十部小说开篇段落。


展览由鞍山市作家协会、鞍山市书法家协会、鞍山市博物馆和辽阳博物馆联袂举办。据悉,此展览在鞍山展出期间,参观人数逾万人次。




和声与回响

(代序)

卜庆祥


但凡与小说《沸腾的群山》相关的其它文学艺术样式,都绕不开同名小说及其作者李云德先生。


据李万鹏介绍,他父亲是在1963年长篇小说《鹰之歌》(18万字)出版之后,开始着手小说《沸腾的群山》的创作的。


当时,李云德先生在鞍钢党委宣传部工作,早八晚五,雷打不动,在高炉下的大白楼办公室写领导讲话、写汇报材料、写工作总结、写厂志,晚间则伏案铺纸,捉笔创作;平常的日子每晚写作3个小时,节假日全部时间用来写作。通常的进度,一晚可以写两三千字,节假日有大块时间,写出的字多出好几倍,有时一天飙字上万。


《沸腾的群山》分上中下三部。94万字。


第一部收笔于1964年,次年底出版,共计34﹒8万字。从10万字的提纲到草稿誊清,直到最后出版,总共写了120万字。李云德先生的右手手指结了厚厚的老茧。


李万鹏回忆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父亲在鞍钢地质勘探公司担任工程师、勘探队长时,他们家住在鞍山城北太平村鞍钢的一栋老楼单室;五十年代末,又搬入了铁东区胜利路路西红楼二栋某一楼,大人孩子挤在一间十六平方米的屋子,直至1964年李云德先生创作完成《沸腾的群山》(上部),声名鹊起,鞍钢的领导得知他们家的住房条件过于寒酸,时任鞍钢公司领导谷正荣、钟剑平力主为冉冉升起的新星作家改善了写作空间。起初,公司在二一九公园附近的十四条为他们找到一处房子,李云德先生却执意不去,因为那里是相当一级干部的生活区,于是敲定了胜利路东九栋的一间双室,后又调三室。由于家庭变故,李家又在胜利路对炉山俗称“战备洞”附近的某栋楼居住了好长时间。在四处搬家辗转腾挪之中,李云德先生创作了《生活第一课》、《林中火光》、《老艄公》、《鹰之歌》等多篇小说。


李万鹏慨叹道:全家五个孩子七张嘴吃饭,全赖父亲一个人白天上班晚上写作,生活十分拮据、清贫。


第二部杀青于1972年,1973年出版。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出版社编辑将书中关于生活、恋爱等方面的叙述和描写悉数删掉,牵强附会地加入了路线斗争的内容。时至今日作者李云德先生仍愧疚不已。


第三部创作时,李云德先生据理力争,情况有所松动,但还是加入了一些高大全高大上的笔墨,比如学著作之类的内容。等等。1974年完稿,1976年出版。


关于《沸腾的群山》的出版有一组大数据:

1965年第一部出版,分精装和简装两种,发行20万册;

1972年第一部重新出版,发行80万册,一时售罄,加印至300万册;

1973年第二部出版,印刷300万册;

1976年第三部与浩然的小说《金光大道》同步出版,印刷300万册;

2008年第一部再版,为收藏版,印刷30万册;

2009年第一部再版;

2011年第一部再版;

2012年第一部再版;

2013年第一部再版,印刷30万册。

据统计,小说《沸腾的群山》第一部,至少有六七个版本。第二部出版1版,第三部出版1版。三部作品共计超过94万字,初步估算出版在一千万册以上。

有人说《沸腾的群山》是《毛泽东选集》以外,新中国出版册数最多的一部书。

《沸腾的群山》上中下三部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高标准、高质量出版发行。

(摘自《无关风月——映碧楼忆影》一书)



李云德创作年表(部分)


•短篇小说集《生活第一课》,辽宁人民出版社1956年10月第1版。

内收五篇作品:《我师傅》、《勘察一日》、《初到工地》、《山中借宿》、《生活第一课》。其中,《山中借宿》原名《鸡蛋》,载于《辽宁文艺》1955年第13期;《初到工地》原名《师徒》,载于《辽宁文艺》1956年第2期;《生活第一课》原载于《文学月刊》1955年第10期。

•现代京剧   《尖兵》      1965年   鞍山京剧团

•独幕话剧   《一心向社》     1956年    鞍山文艺资料

•独幕话剧   《清除绊脚石》 1956年    鞍山文艺资料

•短篇小说《李小锁的扩大镜》,载于《辽宁文艺》1956年第11期。

•短篇小说集《林中火光》,辽宁人民出版社1958年12月第1版,春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11月第1版。

内收十三篇作品:《孙家父女》、《进厂》、《雪扫白砂山》、《踏破深山万里雪》、《林中火光》、《老艄公》、《我的堂叔》、《深夜》、《儿子》、《老机长》、《迷林》、《女教师》、《暂别了,亲爱的妈妈!》。其中,《我的堂叔》原载于《辽宁文艺》1956年第24期;《孙家父女》原载于《人民文学》1958年第8期;《进厂》原载于《处女地》1958年第8期。

 •短篇小说《列车在前进》,载于《鞍山日报》1962年3月18日。

•长篇小说《鹰之歌》,春风文艺出版社1963年9月第1版。

 •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第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12月第1版,1972年1月第2版,2008年2月第3版,2009年8月第4版,2011年5月第5版,2012年6月第6版,2013年1月第7版。

•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第二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5月第1版。

 •短篇小说《钢梁铁柱》,载于短篇小说集《春花朵朵》(辽宁人民出版社1973年10月第1版)。

•短篇小说《爆破之前》,载于短篇小说集《春满钢城》(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年3月第1版)

•中篇小说《探宝记》,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年12月第1版。

•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第三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9月第1版。

 •短篇小说   《典型风波》     1978年    辽宁文艺

•短篇小说《典型风波》载于《辽宁文艺》1978年第4期。

•短篇小说《忧喜相伴》载于《鸭绿江》1979年第3期。

•短篇小说《破镜难圆》,载于《春风》文艺丛刊1979年第2期。

•中篇小说《追踪》,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短篇小说《抹去灰尘的“明珠”》,载于《鸭绿江》1981年第5期。

•长篇小说《特殊案件》,1982年,群众出版社。

•中篇小说   《岳父和女婿》 1982年    春风双月刊第3期

•长篇小说《地质春秋》,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长篇小说《银锁链传奇》,1985年,花城出版社。

•中篇小说   《天桂吹喜》     1985年    春风双月刊第2期

•中篇小说   《女财神选夫》 1987年    千山文学双月刊

•短篇小说   《孽债芳魂》     1989年    女神

•长篇小说《人生的路标》,1993年,金陵出版社。

•短篇小说   《双花玉器店》 1994年    鸭绿江



展览回顾


image.png



展厅布局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部分展品赏析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辽阳博物馆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 辽阳市白塔区中心路2号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9.00-19:00(18:30 停止入馆 ) 免费开放

Copyright @ 2015 www.lnlymuseum.com 辽阳市博物馆 版权所有 辽ICP备17008502号 辽公网安备21100002100003号